今年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而在5月16日,我市迎来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全市首家残疾人康复医院在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揭牌。通过整合残联和医院的优质资源,积极探索并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将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康复服务。
自2021年开始,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市残联及市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依托专业团队、先进设施和技术,在残疾人康复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积极为成人及儿童开展康复服务工作,近年来成功帮助300名持证残疾人或因病致残成人实现功能恢复或改善。去年,该院经省残联确定为全省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省级基地。
揭牌仪式上,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花长松解读《镇江市残疾人康复医院工作方案》。花长松表示,市残疾人康复医院揭牌后,院方将继续加强与市残联的合作,发挥医院在管理、人才、医疗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残疾人提供惠残便利服务,比如优先就医、酌情为残疾人提供诊疗费用优惠、无障碍设施等。与此同时,发挥技术示范和传帮带作用,每年为全市各级服务基地培训康复师资不少于7名,稳定一支服务全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现代化人才队伍。根据我市残疾人实际状况和需求,制定并实施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计划,定期面向社会和基层残联组织招收有意愿接受服务的残疾人,每半年集中开展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心理疏导、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水平,组织开展残疾儿童康复研究和学术交流,定期开展多学科合作,参与建立社会康复网络,争取让更多残疾儿童享有康复服务等。通过一系列惠残助残实举,共同探索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医院将打破学科壁垒,充分发挥康复医学和骨科省级重点专科的优势。”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李中兴说,除了骨科诊疗与康复干预实现“零缝隙”交融,在骨关节顽疾、脊柱损伤及术后康复等领域,打造“治疗-康复全周期护航”体系,还将针灸、推拿与现代康复科技深度融合,开展运动功能重塑、生活技能重建、语言沟通修复等全链条康复服务,为残疾患者架起恢复机体功能的坚实桥梁。
活动中,5名残疾人代表接受“康复服务项目”捐赠;康复医学科病房设施升级改造项目竣工启用;康复医学科主任陈婕对石墨烯频谱光波治疗仪临床科研项目进行介绍。启动仪式后,市残联、市卫生健康委相关人员,以及残疾人代表参观康复医学科新病房及康复训练大厅。(童雯 刘媛 记者 杨泠 朱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