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动态

镇江经开区33家企业获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智造”赋能,新型工业化步履铿锵

来源:镇江日报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5-06-19 07:10

在长江之滨的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认定名单,镇江经开区33家企业成功入选,数量位居全市前列。近年来,镇江经开区科信局锚定“智改数转网联”战略,通过政策引导、标杆培育、资金扶持等举措,推动制造业向数智化加速转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企业探新路,智能车间彰显转型无限潜力

走进位于大路镇的中交一公局港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操作、AGV小车自动运输、智能系统实时监控,一派现代化智能制造场景映入眼帘。这家专业生产应用于海底隧道、地铁建造的盾构管片的企业,通过安装“智慧大脑”——装配式建造数字化生产运营平台,实现了从原材料进场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每一片盾构管片都拥有专属二维码,手机一扫就能追溯其全生命周期数据。”企业总经理何仁清介绍,智能机器人替代了传统人工作业,开合模、清模、涂油、抹平等工序全部自动化,单条生产线用工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3倍。数字化指挥中心通过AI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时监测生产状态,确保质量与安全。

同样在智能化道路上大步迈进的还有位于姚桥镇的江苏瑞尔隆鼎实业有限公司。在企业3号厂房叶轮车间,机械臂精准完成上下料,智能立体仓库实现自动化存取,MES系统(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实时优化生产调度。“机械臂的应用使生产效率提升12%,人力成本降低42%。”公司研发总监钱李斌表示,近年来,瑞尔隆鼎每年投入超2000万元用于智能化改造,企业目前已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行列。

政府强助力,精准施策护航智造加速前行

企业数智转型的加速推进,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精准引导和服务支撑。近年来,镇江经开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以推进“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通过诊断服务、标杆培育、资金扶持等举措,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辖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三年来,镇江经开区科信局累计为405家工业企业提供“智改数转网联”诊断服务,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其间,科信部门通过专家团队入企调研,帮助企业找准短板,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采取“梯度培育”策略,鼓励企业从车间级智能化改造起步,逐步向工厂级、行业级标杆迈进;在争取资金方面,“十四五”以来,镇江经开区科信局累计指导辖区51家企业争取省市智改数转扶持资金5368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智能化改造成本。

截至2024年年底,镇江经开区共创成省级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示范企业77个,其中,国家数字领航企业1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个、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44个、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4个,省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省5G工厂2个、省五星级上云企业15个,总数居全市第二。

政策引新航,红利释放驱动智造持续升级

站在新起点上,镇江经开区将继续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按照“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梯度培育模式,鼓励中小企业普及智能化生产,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全流程贯通的智能工厂,力争培育更多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同时,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支持行业龙头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链协同优化,加强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提升企业数据安全管理能力;用好设备更新、制造强省等政策红利,滚动摸排重点智改数转项目,提供精准扶持。

33家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的认定,标志着镇江经开区在智能制造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接下来,随着更多企业加入智能化转型浪潮,镇江经开区将加速形成“智造”产业集群,不断以创新实践,使得“智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产业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的新型工业化方向迈进。(记者 潘宇琴 张琼霞 通讯员 易涛 王洁源 吴倩)

文章关键词:
用户中心
智能问答
移动版
扫一扫·移动版
站群导航
返回顶部